男人的精液是阴精还是阳精?
男人的精液是阴精还是阳精?
2025年10月10日。国庆中秋假期刚过,群友们在家过的愉快,我估计房事可能多了一些,于是有些群友问我男人精液属于阴精还是阳精的事。我说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它触及到《内经》及其中医学理论中的一个<精微>的核心概念。我问一些老中医,他们都说精液是<阴中之阳气>之实体。是“阳化气,阴成形”的典型体现,不能简单地归类为纯阴或纯阳。我也同意这样的看法,但是毕竟不是定量的说法。于是我请DeepSeek(DS)提供有关精液的5+11数据,DS说精液里的5+11只能提供含量范围(见下面数据)
男性精液中主要元素的平均含量( 浓度 ppm)
主要元素 :
1、钾 K 650 - 1300 浓度很高,是精浆中的主要阳离子之一。
2、钠 Na 1850 - 3200 浓度最高的阳离子,与钾共同维持渗透压。
3、钙 Ca 200 - 350 对精子获能、顶体反应至关重要。
4、镁 Mg 70 - 140 重要的辅因子,与多种酶活性有关。
5、锌 Zn 80 - 250 关键微量元素,对精子稳定、染色质凝聚和抗氧化至关重要。
6、铁 Fe 2.0 - 6.0 参与氧化代谢和能量产生。
7、铜 Cu 0.5 - 1.5 必需但过量有毒,是多种酶的组分。
硒 Se 0.05 - 0.09 非常重要,是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核心成分,强抗氧化。
8、锰 Mn 0.004 - 0.020 酶激活剂。
9、钼 Mo ~0.05 数据相对有限,是某些氧化酶的组分。
10、铬 Cr 0.005 - 0.015 与糖代谢有关,但数据较少。
11、钴 Co 0.0005 - 0.002 通常以维生素B12的形式存在。
硼 B < 0.1 (约0.02 - 0.08) 数据非常有限,可能与细胞膜功能有关。
12、镍 Ni 0.01 - 0.05 数据有限,生理作用尚不完全清楚。
13、钒 V 0.001 痕量存在,生理作用不明确。
14、锶 Sr 0.05 - 0.30 化学性质与钙相似,可能在某些情况下替代钙。
15、钛 Ti0.001,
这两天我把上述数据,交给北化大生命动力研究中心的硕博生们,请他们算一下精液的K,r1,r2。他们分三种:一是全用最小含量,三是全用最大含量,二是介于这两者之间的平均值,得到下列三组K,r1,r2
K r1 r2
一(小)4.88 0.157 0.184
二(中)5.35 0.187 0.222
三(大)5.39 0.197 0.228
从上可以看出特别重要的结论:
1/, K>>4.23,说明精液本质上是属于<阴成形>。
2/,r2(阳精气)>>r1(阴精气)
这就是说明<阳化气>,男人精液具有高度的阳气!因此《内经》及中医大学科对精液的阴阳性看法是非常科学的,难怪钱老说,2000多年前,《内经》里早有超前科学的<天机>了,的确远远超越于西方科学的看法。至于《內经》和中医怎么看的?我再给大家作详细的解释:
1、 “阴”与“阳”的属性划分
在《内经》和中医理论中,事物的阴阳属性是相对的,通常根据其形态、功能、动静来划分:
a/,阳: 温热、明亮、活动、兴奋、功能、无形(如气、能量)。 b/,阴: 寒凉、晦暗、静止、抑制、物质、有形(如血、津液)。
2、精液的“阴”性(物质基础)
从形态和物质构成上来看,精液是一种有形质的液体。它属于人体“阴精”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血、津液同源。
a/, “精”本身就是属阴的: 中医常说“阴精”,指的就是构成人体生命的基本物质。精液作为繁衍后代的物质基础,是其“阴”的体现。
b/,来源: 精液由五脏之精,尤其是肾精所化生。肾精是储存在肾中的生命本源物质,其本身就是属阴的。
所以,精液的物质载体(液体部分)是属阴的。
3、精液的“阳气”性(功能动力)
然而,精液之所以能具有生命活力,能够繁衍后代,关键在于其中蕴含的“阳气”和“生命力”。
a/, 生殖之精: 这种精不是普通的液体,而是“生殖之精”,其中蕴含着强大的生命动力和温煦推动之力,这属于“阳”的范畴。
b/, 阳化气: 精液需要依靠肾阳的温煦和气化作用才能生成、成熟并具有活力。肾阳不足,会导致精冷、精稀、精子活力低下等问题,这正是“阳”的功能不足所致。
c/,阴阳互根: 中医认为“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精液(阴)是阳气的物质基础和居所;而精液的功能和活力(阳)是驱动和温煦这个物质基础的动力。二者密不可分。
所以,《内经》和中医认为精液的功能和活力是属阳的。
用一个比喻说,一盏油灯。
a/, 灯油(精液的有形成分): 这是物质基础,是“阴”。
b/,火焰(精液的活力和生命力): 这是功能体现,是“阳”。
没有灯油(阴),火焰(阳)无从燃烧;没有火焰(阳),灯油(阴)只是一滩死物,毫无用处。两者结合,才能发光发热,创造生命。
因此,《内经》和中医看来:男人的精液是“阴精”与“阳气”的完美结合体。其形质属阴,其功能属阳。它是肾阴与肾阳共同作用的产物,是人体生命活动中“阴阳互根、阴阳平衡”的一个微观缩影。
由上可知,在钱老,朱老师等前辈们支持下,由我创建的<当代生命动力学>的定量阴阳参数,很好地体现了《内经》及当代中医的看法!
临床意义:
这个理论直接指导着中医的临床治疗:
a/,如果出现精液量少、浓稠、不液化等问题,多从滋阴补肾(如六味地黄丸)入手,补充“阴”的物质基础。
b/,如果出现精子活力差、死精多、精液清冷等问题,多从温补肾阳(如金匮肾气丸、右归丸)入手,增强“阳”的功能动力。
我说到此,有些群友进一步问《内经》里到底怎样说的?
《内经》之论
《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作为中医理论的奠基之作,对男人的精液有着深刻而系统的认识。其观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 精是生命的本源物质
《内经》认为,精是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
《素问·金匮真言论》:“夫精者,身之本也。” 这句话奠定了精的根本地位。它明确指出,精是身体的根本。这里的“精”是广义的,包括先天之精和后天水谷之精,而生殖之精是其重要组成部分。
2、 精液的产生与肾脏、天癸密切相关
这是《内经》中关于生殖之精最经典的论述,出自 《素问·上古天真论》:
丈夫……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
肾气盛: 精液的产生根本动力在于肾气的充盛。肾藏精,主生殖,肾中精气的盛衰直接决定了生殖能力。
天癸至: “天癸”是一种由肾气充盈到一定阶段后产生的、促进性发育和维持生殖功能的关键物质(通常理解为一种促进性机能成熟的精微物质)。它的出现,标志着男子具备了排精和生育的能力。
精气溢泻: 当肾气充足,天癸到来,体内精气充满到一定程度,就会自然满溢而外泄,这就是排精(包括梦遗、滑泄等生理现象)。“精气”在这里指的就是具有生殖能力的精液。
3、精液的耗损与保养
《内经》高度重视精的保养,将其视为健康长寿的基石。
· 《素问·上古天真论》 在篇首就提出养生总纲:“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这里的“精神内守”就包含了固守精气,不使其妄泄的意思。
· 《素问·金匮真言论》:“夫精者,身之本也。故藏于精者,春不病温。” 这句话点明了固藏精气对于预防疾病(尤其是外感热病)的重要性。认为善于在冬季封藏精气的人,春天就不容易得温病。这为后世“冬不藏精,春必病温”的理论提供了源头。
· 过度耗损精液(房劳过度)被认为是导致早衰和疾病的重要原因。《上古天真论》中描述了从“精气溢泻”到“精少”“天癸竭”的衰老过程,警示人们需要节欲保精。
4、 精与气血、脏腑的关系
《内经》并不将精液视为一个孤立的物质,而是与全身气血脏腑息息相关。
a/、精血同源: 精和血都由水谷精微化生,可以相互资生、转化。耗血会伤精,过度耗精也会损血。
b/,五脏相关: 虽然精由肾所主藏,但其生成和封藏需要其他脏腑的协同。
c/, 脾(胃): 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精靠脾胃运化水谷而来,以充养先天之精。
d/,肝: 主疏泄,调节精关的开阖。
e/,心: 为“君之主官”,心神安定才能控制欲望,不使精妄泄。
由上可知《内经》对男人精液的核心观点,包括下面几方面:
1. 根本性: 精液是“身之本”,是生命活动和繁衍后代的物质基础。
2. 动力源: 其产生和成熟依赖于肾气的盛衰和天癸的至竭。
3. 珍贵性: 精液极其珍贵,不可过度耗损,“藏精”是养生防病的核心原则之一。
4. 整体性: 精液的状况是全身健康状况(特别是肾、脾、肝等脏腑功能)的反映。
因此,从《内经》角度看,男人的精液远不止是一种生理分泌物,它是肾精充盈与否的外在标志,是人体元气和生命力的集中体现,所以《内经》把肾形容为<强者>是很有道理的。这种观念深刻地影响了后世中医,在养生、抗衰老以及治疗生殖、泌尿系统疾病方面的理论和实践,西医想了解这些<天机>不能不从头学起,但西医接受《当代生命动力学》理论比较容易,了解一下《内经》里的这一<天机>并不难。
今天先说到此吧。
常州《黄帝内经》解读馆主持人
金日光
2025年10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