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忘当年钱老劝导我们“用当代科学传承《黄帝内经》医理和建立《中药本草》科学药理标准”的教导 •六十
永不忘当年钱老劝导我们“用当代科学传承《黄帝内经》医理和建立《中药本草》科学药理标准”的教导 •六十
(六十)内源性干细胞是干什么的?和《内经》里先天元气有什么关系?
最近好几个群正在议论干细胞治疗的问题,有些群友问我人体内各器官组织都有内源性干细胞,这是干什么的?这与《内经》里先天元气有什么关系?
为此,6月19日我专门先以随感的形式,专门谈过干细胞和普通细胞之间共同的内部结构及不同的功能,为今天的解读作了准备。
我说这个问题,早在上世纪钱老主持下的理工男/女里议论过。当年冯理达院长在苏联留学读医理博士时,早知干细胞概念是由俄罗斯学者先提出,后来美欧学者具体化了,但是没有同5+11联系起来。
当年我们认为《黄帝内经》中的“先天元气”、“真气”等概念,与现代生物学发现的“内源性干细胞”之间,确实存在着令人着迷的相关性,尽管它们各自属于不同的体系,但它们都指向了生命自我维持、修复和更新的核心能力,很值得探讨!
被认为是生命最根本、最原始的能量来源,禀受于父母(精卵结合),藏于肾中(命门)。
它决定了人的基本生命力、生长、发育、生殖能力和寿命的极限。是人体一切功能活动的原动力,是“真气”的根源。
由“先天元气”与后天水谷精微之气(呼吸、饮食)结合而成。
它运行于全身经络脏腑,是维持生命活动、推动生理功能的直接动力。“真气”充沛则身体健康,抗病力强;“真气”虚衰则百病丛生。
这个概念在《内经》原文中似乎不如“元气”、“真气”明确,但细看,通天气是由精发出精气,由精气再受到宇宙能量,进一步变为通天的炁,在这方面后世道家、养生家们说的多。
精:K=K₁/K₂
精气:r₁、r₂
通天的炁:Eq=K/(r₁·r₂)
它指个体生命与宇宙自然能量(天地之气)沟通、交换、获得滋养的能力。
修炼(如气功、导引、呼吸吐纳)被认为可以增强沟通宇宙的能力,从而补充“真气”,甚至滋养“元气”。
指存在于成体组织中的未分化或低分化细胞。
它们具有两大核心能力:
a)自我更新
能分裂产生与自身完全相同的细胞,维持干细胞库的稳定。
b)多向分化潜能
在特定条件下,能分化成所在组织的一种或多种功能细胞类型。
可见干细胞的主要功能是维持组织稳态、修复损伤、替换衰老或死亡的细胞。
例如:造血干细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骨髓、脂肪等)、神经干细胞(特定脑区)、表皮干细胞(皮肤基底层)等。
生命本源与储备
先天元气被视为生命的“种子能量”或“原始资本”,是生命元动力的基础。
而内源性干细胞库,可以被视为一种物质化的生命储备。它们来源于先天胚胎发育,并在整个生命过程中持续存在(虽然数量/活性随年龄下降),是身体自我修复和再生的“种子细胞”。
真气的运行被认为是维持脏腑功能、气血流通、抵御外邪(疾病)的关键。真气充足则身体机能旺盛,修复动力强。
内源性干细胞,是身体进行“日常维护和损伤修复的细胞学基础”。它们通过分化为功能细胞,直接参与组织的更新和损伤后的重建。干细胞功能的强弱直接影响组织的修复能力和健康状态,但也要借助于5+11。
先天元气/真气,在《内经》被认为会随着人的生长、发育、衰老而自然消耗,是衰老的根本原因之一。保养元气、真气是养生延年的核心。
而内源性干细胞的数量、活性、分化潜能也普遍随着年龄增长而显著下降。这种下降被认为是组织器官功能衰退、修复能力减弱、衰老相关疾病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内经》认为肾藏精,精化气*,肾中精气即是先天元气的主要组成部分。肾气的盛衰直接关系生长发育、生殖和衰老。
从现代研究中可知发骨髓(中医“肾主骨生髓”)是重要的内源性干细胞库所在地(如造血干细胞、间充质干细胞)。骨髓微环境(类似于中医“肾气”滋养的环境)对干细胞的维持和功能至关重要。肾虚证候的研究也常发现与骨髓干细胞功能下降存在关联。
通过修炼(导引、气功、呼吸等)达到“通天气”,旨在从外界获取能量补充自身“真气”,甚至反哺“元气”。
在生物学层面,内源性干细胞的存活、增殖、分化、迁移都受到其所在微环境(Niche)的严格调控**。这个微环境提供各种物理、化学、生物信号(细胞因子、生长因子、细胞间接触、机械力、氧气浓度、代谢产物等)。这些信号可以看作是细胞层面的“环境信息”或“能量交换”。
真气每当进入某一经的脏腑时,主要看这个器官的功能如何,如有问题就得修修补补,靠谁呢?就得靠干细胞,可见真气通过5+11提供催化动力能,使干细胞变为该器官组织的真细胞。
由上可见两者的机制和功能完全不同,但“通天气”的理念(与外界能量/信息沟通以滋养内在生命核心)与干细胞需要接收并响应微环境信号才能发挥功能这一事实,都为健康的生活方式(营养、运动、减少压力、良好睡眠)有助于维持良好的干细胞微环境,类似于通过“后天调养”来维护“真气”和潜在的“元气”储备。
当年钱老听冯院长,我等人以上的看法之后,总结说
概念层面不同
1)元气/真气/通天气是能量化的概念,属于中医理论体系。它们描述的是生命演化的动力、状态和规律,并非特指某一种具体的物质实体。
内源性干细胞是具体的、可观察、可操作的生物学实体(细胞),是现代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对象。
2)解释用的框架不同
中医理论基于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等整体观和系统论。
干细胞理论基于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分子信号通路等现代科学。
钱老强调深入探讨的必要性
当年钱老听了冯院长和我等人的看法之后,他进一步说:
“通天气”是非物质性与微环境调控的物质性,具有生命动力能量的涵义:故“通天气”有点神秘色彩,必须要强调它的宇宙能量的非物质性。
而干细胞微环境调控是完全物质性的(分子、细胞、物理因素)。
不能将二者简单等同。
钱老说内源性干细胞并非万能。它们的分化潜能通常局限于其所在组织的细胞类型(成体干细胞),且其修复能力有限,尤其在重大损伤、慢性疾病或衰老状态下。更不能没有“元气/真气”动力的作用,但是西医在这方面基本不考虑,无法解释更广泛的生命现象。
钱老说《内经》中的“先天元气”、“真气”等概念,与现代生物学发现的“内源性干细胞”,在功能角色(生命储备、维持、修复)和衰减规律(随年龄下降)上,确实存在深刻的思维共鸣和现象上的相关性。它们都指向了生命内在的、与生俱来的自我维持和修复能力。
钱老从《内经》角度说,“肾藏精”与骨髓干细胞库的关联,以及“真气”维持生理功能/抗病力与干细胞参与组织稳态/修复的关联,为中医研究提供了有趣的切入点。
钱老说 “通天气”的理念,虽然在具体机制上与科学描述的微环境调控截然不同,但它象征性地表达了生命体需要与外界环境(信息、能量)进行良性互动以维持内在健康的思想,这与维护良好的干细胞微环境(通过健康生活方式)的理念在宏观健康指导层面有相通之处。
钱老最后说,这个问题触及到生命科学中一个非常前沿,且充满魅力的交叉领域——探索古老《内经》智慧对生命动力本质与现代科学干细胞之间的深层联系。
据一些报导看,用内源性干细胞治疗失败情况不少,如
2022年5月20日,athersys公司宣布其在日本进行针对中风的干细胞疗法未能达到2/3期试验的主要终点。该试验采用的细胞制剂是源自从健康捐献者的骨髓中提取的多能成年祖细胞。分析认为,静脉给药时部分细胞会滞留肺脏和肝脏中,且人体的血脑屏障会屏蔽外来细胞进入脑内,增加了中风这类脑神经系统损伤疾病的治疗难度。
2020年11月17日,brainstorm公司宣布,在研干细胞产品nurown治疗渐冻人症的3期临床试验中,显示未能达到主要终点指标和关键次要终点。nurown是一种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产品,经专利培养基将间充质干细胞转化为msc-ntf细胞。虽然在病情较轻的患者组中产生了具有临床意义的作用,但整体试验未达到预期。
天士力的mpc-150-im项目因疗效不达预期而暂停。该产品用于治疗末晚期充血性心力衰竭,2020年12月在美国完成的多中心、双盲、随机开放安慰剂对照的iii期临床试验结果显示,治疗组和对照组相比,预定的主要有效性终点未达到治疗学上的统计学意义。
天士力的tsl-1806项目因疗效不佳而终止。该产品拟单独使用或者联用治疗2型糖尿病,其ic-ii期临床试验结果显示药物作用和剂量之间的量效关系不明显,各剂量组的降糖疗效未达良好预期。
2015年和2016年期间,美国佛罗里达州的盈利性干细胞公司美国干细胞(u.s. stem cell),将干细胞注入患者眼睛后,导致至少4名患者失明。2017年,有医生在医学期刊发表报告称,三名女性因老年性黄斑变性导致的视力问题在这家诊所接受了干细胞注射治疗,结果视力反而迅速下降并伴有出血症状,最终失明。
那么为什么发生这种事呢?
大家可能都想到,主要是西医界不会考虑好5+11的生命动力源的问题,这样往往使内源性干细胞得不到最佳的生命动力的阴阳分布,无法变为所要的正常细胞,关键是西医界也不知道方院长研究团队的聚宇能型生命动力源液的功用作用。如果用这种源液作为导引动力,那么情况可能更好起来。
今天先说到此。
常州《黄帝内经》当代科学解读馆
主持人:金日光
2025年6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