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公章”原来早有传统,来看古代的契约精神!
苏秦身挂六国相印,脚下生风般奔走在荒烟蔓草的战后废墟之间。在战国的大舞台上,苏秦曾一度是当时的顶级流量明星,连强秦著名的国相商鞅也没有他此刻得以步月登云的荣耀。
影视剧中的苏秦。来源/电视剧《东周列国》截图
前不久,苏秦刚以三寸之舌,说动了燕、赵、韩、魏、齐、楚等六国将这散沙般的势力拧成一股绳,合纵抗秦。六国皆以苏秦为相,并赐与之身份匹配的证明——相印。
关于印字,《说文解字》说:“执政者所持信也。”这是表明身份的一样信物。比如,在那个没有身份证、没有照片佐证的年代,苏秦走到某国想办事,只开口说“我是六国国相苏秦”,谁信?谁敢就此听他指令操作?而有了这些相印,哪里有阻碍直接出示证明,效率就高多了。
除了身份证明,印的另一大作用是官方的法律效应。
古代天子有六玺,《说文解字》:“玺,皇帝之印也。主土。”在各种相应的文件或文件的封箱上盖上相对的国玺,就是一道生效且具有当时法律效应的文书。而臣子们辅佐天子工作,许多公文上也需要他的签字盖章,于是,为了让整个国家机制运作起来少争议、更高效,臣子们从上到下也都基本配备相关的公印。它们共同的名字叫官印。
紫砂覆斗纽“受命于天既寿永昌”传国玺。来源/故宫博物院
可以说,官印是中国古代权力集中的重要辅佐道具,也是中国从“人治”走向有系统管理的“法治”的一道桥梁。
印的作用如此大,那么问题来了:一、古代的印都是啥材质,又是怎么使用的?二、每个官员都有印吗?官印长啥样,各级官员的印区别在哪儿,有什么体现官阶的特征?三、官员们怎么携带或收藏自己的印?如果丢失了怎么办?四、自古以来高手在民间,在我国仿造技术如此高超的情况下,有人假造官印,并用以行事该怎么办?还有一条最最主要的,谁那么聪明发明并使用了印玺,印玺的起源是啥时候?
针对这些排山倒海的疑问,让我们调转镜头,纵游一下中国几千年历史,一探究竟。
入门:官印初识
西周龙纽形玉玺。现藏于渭南市博物馆
“皇后之玺”是迄今发现唯一的汉代皇后玉玺。来源/陕西历史博物馆
那么汉代的其他官员呢?
卫宏的《汉旧仪》继续说:
“诸侯王,黄金驼纽,文曰玺;列侯,黄金印,龟纽,文曰印;丞相、将军,黄金印,龟纽,文曰章,中二千石,银印,龟纽,文曰章;千石、六百石,铜印,鼻纽,文曰印。”
从最高爵位的“人臣”说起。西汉虽然不再如周朝是封建守土制,但依然采取分封亲戚的方式,让那些“擅长投胎”的孩子成为拥有一方土地的诸侯王。于是,从诸侯王开始,就必须配备自己的王印。诸侯王的印为黄金制,也叫玺。诸侯王之下是功臣阶梯,功臣一般封为列侯,列侯属于外姓人,身份上有很大一个滑坡,所以他们的印都直接叫印,也是黄金制。功臣团队之后,是朝廷主要做事的文臣武将们,丞相、将军是黄金印,名称上又改了一个说法,叫章。年收入在两千石粮食以上的官员,又下降一个等级,为银印。再之后的收入在两百石以上,千石以下的以此降规格,用铜作印。
东汉“广陵王玺”金印是东汉光武帝刘秀第九子刘荆所用之印。现藏于南京博物院
一套规格下来,各级别的人身份层级都体现出来了。印章一词也因此诞生。不过,此时官员的印和章尚且没有具体区别,到了南北朝时期,北魏才将印章用法区分开,刻着官职的印称印,刻着王侯等爵位的印则称章。
另外,上述资料中,似乎每一个层级相应的“钮制”也有所递减,“钮”是什么呢?这就要说到,当时的官员怎么收藏或携带这些“身份证”了。
汉代及以前,官员的印基本都是随身携带的模式。难道当时的衣服有口袋吗?类似近现代缝合在衣服外的口袋并不曾见,但古代某些时候,看似宽大的袖子并不像我们以为的那么宽广,整条袖口通常只开一只手伸缩的口子,其他部位是缝合的,因此,衣服的袖子也相当于他们的口袋。但,我们古代官员的官印并不藏在袖子里,如此高贵的身份特征,怎么能藏着掖着呢?所以,当时的官印基本系在手臂上,或佩挂在腰间。
系和挂,印上必须有穿孔,而穿孔的部位就是印上面的“钮”。钮上形制的变更,同样是区分身份的一种方法,因此,只有最高统治者的皇帝和皇后才是“螭虎钮”,即雕刻螭或虎伏在印上。东汉学者应劭在《汉官仪》中解释说:“所以虎钮:阳类,虎,兽之长,取其威猛以执伏群下也。”换句话说,是用来吓人的;而皇帝之下、两千石以上的官印都是龟钮,《汉官仪》:“龟者,阴物,抱甲负文,随时蛰藏,以示臣道,功成而退也。”原来,这是暗示臣子的品格都该像乌龟一样,该缩就缩,该退就退,不能与君主的权威相冲,让他们受到“功高震主”的威胁感;再之后是千石以下、两百石以上的铜官印,它们都用鼻钮,没啥特别讲究,只是印上的钮孔像人的鼻孔一样大小,所以得了这个称呼。
西汉螭虎钮方玉印。现藏于河北博物院
有了穿孔随身挂,就必须有绳子从中维系,这些绳子被统称为“绶”。整个印的配备可谓环环相扣。和以上的材质、印纽一样,“绶”也承担了区别官员大小的作用,《汉书·百官公卿表》中说:
“诸侯王……金玺盭绶……相国、丞相,皆秦官,金印紫绶……太尉,秦官,金印紫绶……大司马,金印紫绶……大司空,金印紫绶……太傅,金印紫绶……太师、太保,金印紫绶……前后左右将军,金印紫绶……御史大夫,银印青绶……”
从细微之处着手,方方面面都在体现古代官阶的森严等级。
基本上,“金印紫绶”就是最高官员的象征,这个规则也一直沿袭到了唐代。《长安十二时辰》中的小神童李泌在历史上曾以布衣身份在唐肃宗身边谋辅,俩人同吃同住,跬步不离,白天一起巡视,晚上促膝长谈,俨然像身和影。有一次,俩人一起坐车巡视,围观百姓指着他们说:“快看,穿黄衣服的是圣人,穿白衣服的是个隐士”,唐肃宗听了,觉得亏待了李泌,无论如何非要赐给他宰辅之臣才有的金印和紫绶,让他挂于身上,在百姓面前当个有颜色有身份的人。
西汉安成候“安成候印”文龟钮方形金印。来源/江西省萍乡市莲花县数字博物馆
所以,文头苏秦一出场就是“挂”六国相印,他们当时对相印的携带方式就是挂在腰间。看客们如果见过博物馆中某些斗大的官印,也许不禁好奇,苏秦一腰悬挂六印,不会腰椎间盘突出吗?这倒不用担心,因为,秦汉之际,官印的大小大约只在二三厘米见方左右,齐刷刷挂一圈都没问题,威风极了。
因为这套印绶系统不只表明官员身份,也是荣耀的象征,因此,每当官员犯罪受罚时,最象征性的一个处罚就是要追收回朝廷赐予的印绶。比如,东汉伏波将军马援被人诬告后,光武帝大怒之下就做出了“追收援新息侯印绶”的举动。得和失,不仅是面子问题,也会累及整个家庭的生存状况。
已知了官印大体“长相”,那么,它的使用方法是怎么样的呢?
秦汉之际,文书多用竹帛篆刻,官印难以直接盖在上面,必须采用间接接触的模式——将重要的信件和密令封在匣子里,用绳子捆好,再以封泥涂在上面,最后盖上官印,点火烘干。所以,早期官印底下的刻字都在封泥之上。东汉蔡伦造纸之后,又经过了一个漫长的汰旧换新的过程,昂贵的帛书和难刻的竹简被替代,官方的文书都以纸作为载体呈现,此时,官印才不用借助“中间商”,可以直接加盖了。
南越国木简。来源/南越王博物院
而且,随着朝代更迭,官印的方方面面也在发生改变。
进阶:官印七十二变
唐铜高鼻钮“中书省之印”。来源/故宫博物院
北朝铜龟钮“安西将军章”。来源/故宫博物院
意思是,在同一个部门内,只有长官才有印绶。以郡为例,郡府僚属中通常有佐官和属吏两个分化,佐官中有丞、长史、尉等职位,属吏中有“主簿”“督邮”等,而这些职位中,只有长史和尚书二丞配备印绶,其他一律没有。官印的配给大幅度下降。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自晋左迁,中原礼仪多缺”,所以,北魏是在定鼎中原后,沿袭了以往的一些规则,重新再出发,对汉人曾经的所有礼制进行了必要的删繁就简。
这种只有长官给印,部门其他官员无印的规制,正是“官名印”过渡到“官署印”的重要过程。朝廷上下政务的运作,机构的职能才是主要的,而非秦汉时期的个人及个人魅力。
在南北朝的南朝,官印也有一项重要改革。
在南朝刘宋时期,孔子世孙孔琳之在刘宋当官,他提出了一项关于官印的议论:
“……今世唯尉一职,独用一印,至于内外群官,每迁悉改,讨寻其义,私所未达。……人臣众僚之卑,何嫌于即印。终年刻铸,丧功肖实,金银铜炭之费,不可称言,非所以因循旧贯易简之道。愚谓众官即用一印,无烦改作。若有新置官,又官多印少,文或零失,然后乃铸,则仰裨天府,非唯小益。”
孔琳之的提议,给我们描绘了当时官员和官印的对应模式:在刘宋时,每当官员升迁或降职,他所用的官印都要被新继任者“嫌弃”,而他去任的官职,也会嫌弃别的用过的旧印,所以每每官员有所变动,朝廷都要新制官印,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可这样一来,官印不仅像变成了私人物品,也浪费了无数金银铜炭和人力。于是,孔琳之提倡,除了新设置的官位或官印有所磨损,大家就用一块官印,不需要再多造、重造。
孔琳之《日月帖》。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根据这条记载,不少人因此误解,是孔琳之改变了官印与官员的匹配度,在刘宋之前,所有的官印都是一官一印,卸任也将官印带走。其实,无论是战国还是秦汉的实际例子都证明了,前代并非这种模式。
比如,战国时期,魏国的丞相魏齐因为得罪秦相范雎而逃奔到赵相虞卿家里躲避,秦王为了给颇受重用的范雎报仇,多次威胁赵国交出魏齐,虞卿既不想让赵王为难,又不愿辜负好友,只好做出了“弃印”的壮举,带着魏齐一起走上逃亡之路。虞卿弃印,既表示与赵王“割裂”,让秦国不迁怒赵国,同时也是为了这块相印能继续为赵国的其他能者所用。汉朝时,刘邦为了保护儿子赵王刘如意,经御史台副官赵尧提醒,改任曾帮助过吕后的御史大夫周昌为赵国国相。周昌只好解印返交皇帝,到封地当了相国。周昌走后,御史大夫一职空缺,刘邦便把玩着御史大夫印询问臣子,谁可以为御史大夫者?瞄了一眼此时正在旁边杵着的赵尧,便任命赵尧接任。可见,官印并非跟官员本人走,而是与官职随行。刘宋的特殊情况,只是当时官员奢靡风气造成的。
除了卸任解印,官印还会在什么情况下离开曾经的主人呢?当然是被偷。
官印丢了,官位也没必要留着了
清殿藏本裴度像。来源/中国历史博物馆保管部编《中国历代名人画像谱》,海峡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
结果,没多久,左右的人再次来报,“奇了,相印又回盒子里了”,裴度听了,依然不发一言。周围的人一边佩服裴度不愧是宰相,有处事不惊的风度,一边好奇,怎么他丢了官印就能如此淡定不作为呢?裴度不紧不慢地答道:“这肯定是小吏们偷去盖他需要急于生效的书券了,我们要大张旗鼓地抓贼,他必定情急之下把印烧毁或丢水里,让大家再也找不到。而咱们不着急,他办完事自然就把官印放回来了。”众人更加佩服裴度的气度,因为,官员丢失自己的官印,也是犯法行为,他却丝毫不紧张。
这项规则由来已久,1975年出土的《睡虎地秦墓竹简》中有一篇《法律答问》:
“盗封啬夫可(何)论?廷行事以伪写印。”
“亡久书、符券、公玺(官印)、衡羸(累),已坐以论,后自得所亡,论当除不当?不当。”
云梦睡虎地秦简。来源/湖北省博物馆
意思是,官员丢印要受惩罚,即使后来找回来了,也不能免罪。而且,这项惩罚是双向的,伪造和偷盗的当事人,被抓到将是更严厉的处置。
张家山西汉简《二年律令·贼律》篇记载:
“伪写皇帝信玺、皇帝行玺,要(腰) 斩以(徇)。伪写彻侯印,弃市;小官印,完为城旦舂□。”
汉朝对伪造“官印”的处罚也是根据伪印的级别,或者说盗用后将会产生的危害加以量刑,比如,伪造皇帝的各种玉玺,处以腰斩;伪造西汉二十级爵位中最高一级的彻侯印,犯人将被拉到热闹的集市当场斩杀,是为弃市;伪造一百石小官印,也要接受“城旦舂”的刑罚。城旦是被派到某地筑城,也就是变成劳役的意思;舂是舂米,是对妇女的惩罚。城旦舂是徒刑中最重的一种,起初是无期徒刑,后经过汉文帝减刑,改为最高六年有期徒刑。
1987年在张家界古人堤出土的东汉和帝年间的汉简残片,也记载了官印犯罪的处罚,与《二年律令·贼律》的区别是,东汉加入填补了伪造皇太后、皇太子、诸侯、列侯、二百石以上通官印的惩罚,均为弃市。
张家山汉简主要包括《二年律令》《奏谳书》《脉书》等。来源/荆州博物馆
唐代官方的法律《唐律疏议·诈伪律》中也记载:
“诸伪写官文书印者流两千里,余印徒一年。写,谓仿效而作,亦不录所用。”
偷盗官印或伪造官方大型文件的,被抓到就被流放两千里。即使只伪造作用和效应不是那么大的官印,也要处以一年有期徒刑。
即便是双向惩罚,甚至偷盗和伪造者所受的处罚更重,但考虑到丢失官印会给官员带来巨大麻烦,且他们不敢声张,而技术高超的偷盗者则不一定被抓获,因此,偷盗官印有时甚至成了对官员的一种报复。比如,明代李浚的官印就因为小人挟私报复而被盗,幸亏他自己机敏,略施小计就让偷盗者乖乖地将官印自动归还,反倒成了一段佳话。
也因此,明清两代经常有这种偷印和还印的故事,宋懋澄在《九籥集》中就把偷印又巧计夺回的事安排到了名气更大的清官海瑞头上。除此之外,明代还有不少侠士助官员找回官印的故事,从民间对官员与官印的维护,足见官印制度的成功。
《三才图绘》中的海瑞像。来源/中国历史博物馆保管部编《中国历代名人画像谱》,海峡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
这小小的一方印,既是古代的契约精神,又是保证了官方的信誉。官员们文书交往中,看到末尾所戳的大印,也就没有疑虑了。对后世而言,官印的变革也让我们认识到了中国古代政府机构的进步和演变,以及各朝代的组织和运作形态,它也是一部微型中国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