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账号
|
忘记密码
社交账号登录
首页
权威发布
高端访谈
名人专栏
深度报道
百家论坛
东海观潮
总编信箱
世界华人联谊会
空想人类共和国
时政
国际
国内
港澳台
社会
民生
法制
娱乐
文化
文史
教育
科技
军体
军事
体育
健康
财经
创业
经济
金融
华人
资讯
声音
维权
移民留学
法律咨询
广告特刊
内部须知
关于我们
今日焦点
首页
>
文化
>
文史
在这里,为什么可以一眼望千年
作者:金水
更新时间:2024-03-06
点击数:
新华网
,赞
1212
云冈石窟
自北魏开凿至今已逾千年
如何让这一见证丝路辉煌的文化遗产
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
文物保护,不仅要对历史负责
更要面向未来
新华访谈《拼出新未来》专访
全国人大代表、云冈研究院院长杭侃
走近“一眼望千年”的云冈
如何更好解决石窟保护难题?
云冈石窟
是文化交流的结晶
无数中外能工巧匠
凿刻出中国佛教石窟艺术的
首个巅峰之作
杭侃表示
尽管科技不断发展
石窟保护压力并不比以往小
气候变化、岩体风化
洞窟内的凝结水
……
面对保护与开放的双重挑战
“没有解决的问题
远远比解决的问题多得多”
作为人大代表
杭侃今年关注的重点是
希望更好制定规则
有效调动社会资金力量
参与文物保护
探索出不同的
社会资本修缮文物方式
让历史的细节
更加生动地呈现在世人面前
如何让石窟“活”起来?
杭侃认为
要在保护的基础上做好传播
让文物真正“活”起来
从3D打印到虚拟现实
不断发展的科技手段
“让大家能够在异地体会到云冈
真容巨壮、穷诸巧丽
骇动人神的那一面”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
杭侃和同事们
也在通过展览、学术交流等形式
着力推动中国文化遗产“行走”世界
加入收藏
上一篇:
散发精液味的“淫树”,为何被广泛种在校园里?
下一篇:
三峡大坝建成17年,已经淤积18亿吨泥沙,持续会导致什么情形
返回列表
随便看看
【以物述史】绸巾上的密信:民革在香港成立始末
投资3.5亿的博物馆闲置两年当仓库?江西回应
2023年最狠的十个段子! (太精辟了)
夏朝都亡了,商朝频繁迁都究竟躲谁?考古显示:商朝躲的并非洪水
乙巳蛇年第一天,知识点来了!
一省养十省,谁是中国粮食输出第一大省?
九旬高龄宣誓入党!游本昌:这是一辈子要信守的誓言
南北争霸2000年:为什么中国历史上,南方总是打不过北方?
岑国荣丨崭新的交通枢纽中心:杭州西站
首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年会在陕西省榆林市举行
产品推荐
朱东海再评 释永信事件不是终点 ——《朱东海时评:扒皮释永信》(续)
泣祭追思李永泰将军
邱淦清:做诚实守信的“珍贝”人
胡海峰的最新动态
寻找隐在隐龙山中的美茶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