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1日 随便聊聊
2025年10月11日
随便聊聊
最近许多群里议论202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事,由约翰·克拉克、米歇尔·德沃雷特和约翰·马丁尼斯三位物理学家,“在电路中发现宏观量子力学隧穿效应与能量量子化现象”,首次突破了量子现象只存在于微观世界的传统认知,就在宏观尺度的电路中,用实验证实了奇异的量子效应。不少群友跟我说,其真正的内幕不清楚,能否说得通俗点?我说,我们只要真正理解了李光华教授的十二正经五腧穴(井、㲾,输,经,合)的自主电位的存在,那么很容易理解本次物理学诺贝尔奖里宏观超导现象和微观电子(量子)群集体行为之间直接联带关系了。这样可以不把诺奖成果说得过于神秘化了。大家知道甘肃医科大学的李光华教授和他的父亲考虑到经络的<低电阻性>(相当于超导)查查穴位和非穴位之间电阻电位差,结果发现十二正经的五腧穴都有自身特有的电位。他们2003年对外发表了有关论文。当年钱老第一時间看了这一文章,他觉得人身上正负离子电荷是平衡的,各处电位应→0,不应有电位!于是他叫我们理工卫委员们看看,特别指示北化大好好思考这个内幕。当年我代表北化大,很容解释了其内幕。因为在穴位里有5+11,其中11绝大部分有d电子磁矩,故阳离子之间虽然有性排斥,但是在d电子的量子强磁矩作用下,阳离子之间引起磁聚作用,这样阳离子堆积,必形成高阳电位区,从而同周围负离子之间,岀现自主电位差,这种电位差很自然地使离子得到推动力,这样经络的宏观电导率就变得大了,电阻率变小了。可见d电子的量子磁矩,也能引起宏观经络的电导行为。当年钱老听了北化大的解读之后,钱老很感慨地说李教授干了可得诺贝尔奖的事!
大家都可以看到此次物理学诺贝尔奖的宏观超导与微观的双电子库珀堆积体之间联带关系,非常类似于李光华教授的上述发明原理。
此次诺贝尔奖的核心:
在宏观尺度的电路中,发现了宏观量子隧穿效应与宏观超导之间联带关系。
我们可以借助一些比喻来感受这两种神奇的量子现象:
a/, 宏观量子隧穿:好比“子弹穿墙”
在经典世界里,就像你把一个球扔向墙壁,球只会弹回来。但在量子世界里,那个球(比如一个电子)却有小概率像崂山道士一样直接“穿墙”而过,这被称为“量子隧穿效应”。
此次获奖研究的突破性在于,科学家们不是在单个粒子层面,而是在一个由数十亿乃至上千亿个粒子组成的、肉眼可见的宏观超导电路中,观察到了整个电路系统像单个粒子一样实现了“穿墙”。这好比不是一颗沙子穿过了纸墙,而是整辆汽车突然从一栋结实的楼房中间“隧穿”到了另一边,彻底颠覆了我们的日常经验。
b/,能量量子化:好比“只能走楼梯,不能走斜坡”
在你的日常生活中,你可以用任意大小的力气去推一个箱子,让它以任何速度滑动。但在量子世界里,一个系统的能量状态就像楼梯,只能停留在特定的台阶上,而不能像在斜坡上那样连续变化。
获奖者们通过实验证明,他们制造的那个宏观超导电路,在吸收能量时,只能一份一份地、跳台阶式地进行,完美地展现了能量的量子化特性。这意味着量子世界的核心规则,在宏观系统中同样适用。
希望以上解读能帮助大家理解今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奥妙。也希望通过这个奥妙,请大家进一步理解《黄帝内经》里有关经络学说的内秘。
常州《黄》展主持人
金日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