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31日 即席回应
2025年5月31日
即席回应
有些群友急着问我《内经》为什么那么重视水火既济?
(1)问题的起因
自从聚宇能公众号发了第五十文(一些猫狗等动物用后脚心摩擦前脚心)大家说看了之后,很有启发,有些群友本來用手心拍打脚心的,开始改为直接用劳宫穴摩擦涌泉穴的方法,有的群友开始学这种摩擦方式,说操作简单,但最大收获在于只要一天摩擦两参次,每次擦100次以上,那么睡觉易行安稳,走路有劲,心搏平稳,看來猫狗等动物的方法很可行。但是,不少群友还问我对此《内经》有何看法?我说,我已经说过了,是促进水(肾)火(心)相济,正好心经的<阳中之阳气>,对应肾经的<阴中之阴气>,本公众号五十一里也说过了,至于更多的道理还是再请教DeepSeek(DS)看看。
《 DS的评论》
这个问题触及了《黄帝内经》乃至整个中医理论的核心智慧之一——**水火既济、心肾相交**的原理及其重要性。将劳宫穴(心包经)与涌泉穴(肾经)接触作为一种养生或调理方法,正是基于这个核心原理。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内经》为何将其提得“特别高”:
1. **生命活动的根元本:阴阳平衡与升降出入**
* **阴阳是根本:** 《内经》认为,阴阳的平衡是生命健康的基础(“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
* **水火是阴阳的象征:** 在人体脏腑中,心属火(阳中之阳),位居上焦;肾属水(阴中之阴),位居下焦。心火与肾水的关系,是人体内最重要、最具代表性的阴阳关系之一。
* **升降出入是动力:** 生命活动依赖气的升降出入。心火(阳)需要**下降**以温煦肾水,防止肾水过寒;肾水(阴)需要**上升**以滋养心火,防止心火过亢。这种“心肾相交”、“水火既济”的状态,是维持生命机能正常运转(如睡眠、精神、生殖、代谢等)的关键动力机制(“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府”)。
2. **“水火既济”状态的重要性**
* **健康之本:** 当心火能顺利下降温肾,肾水能顺利上升济心,人体就处于一种阴阳和谐、水火交融的平衡状态,表现为精神安宁、睡眠安稳、精力充沛、思维清晰、腰膝温暖、二便通调。
* **“未济”的危害:** 如果心肾不交、水火不济:
* **心火亢于上:** 会导致心烦失眠、口舌生疮、面红目赤、头晕头痛、焦虑不安(上热)。
* **肾水寒于下:** 会导致腰膝酸冷、畏寒肢冷、夜尿频多、男子遗精滑泄、女子宫寒不孕(下寒)。
* 这就是典型的“上热下寒”证,是许多现代人亚健康和慢性病的核心病机之一。《内经》强调水火相济,正是为了预防和调治这种根本性的失衡。
3. **劳宫穴与涌泉穴的特殊作用**
* **涌泉穴:** 是足少阴肾经的**井穴**(起始穴),位于足底前部凹陷处。肾经之气如泉水般由此涌出。刺激涌泉穴能**滋肾阴、降虚火、引火归元(引上越之火下行归肾)**。它是调理下焦、启动肾水的重要门户。
* **劳宫穴:** 是手厥阴心包经的**荥穴**,位于掌心。心包代心受邪,劳宫穴与心火直接相关。刺激劳宫穴能**清心火、除烦热、安神志**。它是调理上焦、清降心火的重要通道。
* **“接触”的意义:** 将劳宫穴(心火之门户)与涌泉穴(肾水之源头)直接接触(如手心搓脚心、打坐时手心覆于脚心),在中医理论和实践中被认为能:
* **物理连通:** 直接建立一条心(心包)与肾之间的能量(气)通路。
* **促进气机交流:** 利用穴位的特性,引导心火下降以温煦肾水,同时促进肾水上济以滋养心火。
* **交通心肾:** 这是最核心的目的,通过这种特定的穴位连接方式,物理性地促进“水火既济”、“心肾相交”这一核心生理过程的实现或恢复。
4. **《内经》将其提得“特别高”的原因总结**
* **直指核心矛盾:** 心肾关系(水火关系)是人体阴阳平衡、气机升降的**轴心**之一。抓住了这个核心,就抓住了健康与疾病的关键。
* **根本性调理:** 水火不济是许多复杂病症的**深层根源**。《内经》强调此法,是从根本上调和阴阳,而非仅仅针对表象症状。
* **实践性强:** 劳宫与涌泉接触的方法简单易行(如搓脚心、特定姿势打坐),无需复杂工具或药物,是一种极具操作性的自我养生调理手段,符合《内经》“治未病”和简便验廉的思想。
* **蕴含深刻哲理:** 它体现了中医“取象比类”的思维(以自然界水火交融比喻人体生理),以及通过特定部位(穴位)调控整体功能的系统观。
* **预防与治疗的普适性:** 现代人生活节奏快、压力大、思虑过度(耗伤心血、扰动心神)、熬夜、贪凉饮冷(损伤肾阳),极易导致心肾不交(上热下寒)。《内经》所强调的这个原理和方法,对于调理现代人普遍存在的失眠、焦虑、疲劳综合征、虚火上炎、肾气不足等问题,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结论:**
《内经》将水火相济(心肾相交)提得“特别高”,是因为它**直指生命活动的核心机制——阴阳(水火)的平衡与升降**。劳宫穴(心火门户)与涌泉穴(肾水源头)的接触,是一种基于经络穴位理论、旨在**直接促进心火下降与肾水上济**、从而恢复“水火既济”健康状态的**简便而根本的物理调理方法**。它体现了中医调和阴阳、治病求本的深邃智慧,对于维护基础健康和调治“上热下寒”等根本性失衡状态具有核心指导价值。这种方法历经千年实践检验,至今仍是中医养生和自我保健的重要法宝之一。
**不妨今晚睡前试试手心搓热涌泉穴,感受那股从脚底升起的暖流缓缓平息心头的躁动,这正是千年智慧在身体里奏响的和谐之音。**
以上是DS的评论,仅供参考
常州《黄》展主持人
金日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