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寿冠巴马“不治而愈”的神奇现象与那里特殊活性水关系
—“不治而愈”的神奇现象
本报本网总编金日光教授和巴马长寿博物馆李少华馆长交谈录
金总编:李馆长您好!您一直是巴马长寿博物馆馆长,又是巴马长寿养生科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和主干研究员。我看过您的著作《长寿探秘》一书,使我受益匪浅。今天请您来主要是交谈有关巴马的第三大现象,即“不治而愈”的现象。您觉得还是以“神奇”的形象来说说更使人们感到亲切,容易接受。我也赞成您带着故事般和神话般的境界来讲讲,使广大华人更加愿意看到我们的记述。
李馆长:首先感谢金总编邀请我专门讲巴马的第三大现象。下面我先说点开场白的话:正如您所知,从秦始皇派徐福漂向东海,带上三千童男童女去寻找长生不老药开始差不多两千年了吧!中国的每一位皇帝几乎都迷失在万岁这个虚幻的梦境里。生命总有如花开花落般的普遍周期,别说是万岁,哪怕只是百岁,也往往成为一份稀罕和奢望。然而,在中国巴马的盘阳河流域,人活百岁却像风吹树响一样寻常而又自然。沿河两岸居住着众多的百岁寿星,他们当中有的还能下地劳作,生活上能完全自理。这种倔强的生命在向外界宣示:巴马是这样的一块神奇地方!。
巴马县境内的盘阳河流域风光秀丽,气候宜人,沿河两岸的村庄宁静而温馨。近几年来,为了开发巴马的养生度假市场,一批长寿庄园,延年山庄,长寿养生屋等农家旅馆应运而生,形成了-个庞大的养生大世界和度假乐园。全国各地前来巴马养生度假的人络绎不绝,他们在巴马小住-段时间,-些疾病得以治愈,抱病而来,康复而归,说巴马神奇是外来养生者在巴马疗养的亲身感受,他们体念到了巴马寿乡环境的神奇,感受到巴马长寿环境带给他们的喜悦,享受到人生真正意义的幸福和久违了的健康生活。所以有人说:巴马可能蕴藏着-种能使人重获健康并延年益寿的神奇因素。
金总编:您说的很好!据我所知,这个神奇因素正是巴马长寿养生科学研究院研究的重大课题。如果在这方面有突破性的进展,其对我们中国人乃至世界华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意义的。不过在这一讲里先不谈论这方面研究情况,还是回到已经约定的方向请您要好好展开来说说。
李馆长:我发现这样一些事实:
许多外来的人在巴马住上一段时间,他们的健康状况就发生了变化,这已不是捕风捉影的传说了,随着巴马长寿乡知名度的日益提高,神奇的长寿现象越来越引起世人的关注,一些亚健康的中老年人,从祖国的四面八方来,甚至国外的华人们也走进这个养育寿星的殿堂——巴马长寿乡。其中不乏一些身患绝症久治不愈的病人,他们把康复的希望寄予这片神圣的土地,哪怕是百分之一的希望,哪怕是漫长的祈盼,从他们虔诚的目光看得出,健康才是真正的幸福和富有。
巴马真的能让这些绝望的人们带来生机?能还予人健康的体魄并延年益寿吗?我在这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考察,有许许多多实例可说:
实例(1):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生物化学教研室王德清教授,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肌缺氧、内分泌紊乱等诸多老年性疾病,多年来一直没有得到治愈。2005年10月做出了到长寿乡进行自然疗养的抉择,走进了巴马,住进了位于盘阳河百么洞出水口附近的坡月村农家旅馆,过起了寿乡人普普通通的生活。
盘阳河是巴马的母亲河,也是长寿河,它由多股山泉汇集而成,又经过几十公里的地下潜流过滤,从百么洞分三处出口涌出后形成干流,水质甘冽,碧绿如蓝,两岸田园似锦,草木芳菲,面对这秀丽的景色,环境清幽、空气清新的长寿村,寿乡人恬淡悠然的生活情调,王德清教授悟出了这里人为什么长寿的真谛——和谐。人与人的和谐相处,人与环境的和谐相依。生活不外乎些柴米油盐,衣食住行。他静观默察,用心体验,结合传统的养生理念,全身心地融入到大自然的怀抱中去。
首先,在饮食上她没有刻意追求什么长寿饮食法,也不用什么所谓高精补品,五谷杂粮、蔬菜、油料及肉类是当地所产,能荤则荤,该素则素,一日三餐,生活饮用水是盘阳河水,无毒无菌,不用饮水机,全部生饮,这一切,跟当地居民的生活方式基本上没有什么差别。
生命在于运动。在长寿村疗养期间,王教授在健身运动的安排上,坚持每天徒步锻炼,开始每天1公里一个来回,随着时间的推移,每天增加到五公里一个来回,视情况而增减,以身体感觉不透支为原则。距坡月村部一千多米远有一个特大型的石灰岩溶洞;当地人称为百么洞,洞中有一天坑,景致清幽,现已开发成旅游景点,由于百么洞与地下河相通,空气特别清新,经科学测定,洞中负离子的浓度高达7万个/Cm3以上,从理论上讲,负离子浓度在5—10万个/Cm3就具有杀菌、减少疾病传染、增强人体免疫力的功效,现代医学证明,负氧离子疗法可明显改善记忆力,使细胞功能正常化,恢复生命的活力。王教授每天还安排几个小时到百么洞中接受天然高氧的自然疗法,这对于长期蜇居闹市的人来说,已经算是很好的放松调节方式了。
功夫不负有心人,住进长寿村二个月后的王教授,体重由原来的160多斤下降到140斤,宁静的夜晚使她她很少失眠,血压值也归于正常范围了。各种症状都达到意想不到的康复效果。她说,在这天然氧吧般的环境下生活,有病不吃药也会好三分。是的,初来乍到的王教授是移步维艰,而半年下来,每天在盘阳河边徒步十公里一个来回对她来说已是件轻而易举的事了。
实例(2):无独有偶,和王德清教授一同住进坡月村农家的还有来自黑龙江哈尔滨市的季亚萍夫妇,季女士身患高血压(120—200)已有多年,身体免疫力极差,三天两头就患感冒,经常住院治疗,精神上很痛苦。在得知巴马长寿乡的消息后,夫妇俩于2005年10月18日从祖国的北端不远万里来到巴马,住到位于盘阳河畔的坡月村的农家中。由于居住条件不甚理想,加上当地人的生活习惯跟北方有很大的差距,特别是饮食结构过于单调,一开始就让她很不习惯,甚至怀疑这样的环境对疗养没有什么好处。
有比较才能鉴别。在长寿村里,七八十岁的人还是干农活的主要劳动力,犁田耙地打柴火,九十上百的人生活都能自理,无须他人照料,健康愉快的生活与当地的物质条件却不是正比例,客观地说,村民的生活水准离小康社会的生活条件还有很大一段距离,而来自大都市的这些养生者,六十开外的人抱病度日,这是多么大的反差。面对这一切,夫妇俩强打着精神坚持住了下来,学着当地人过起平平淡淡的生活,虔诚的期待着幸福的降临,等待着奇迹的发生。
2006年春节刚过,祖国的北方还在冰封雪地中颤抖,而巴马长寿村就已是鸟语花香,山明水秀,春色满园了,季女士下意识的反应是自到巴马几个月来竟然没有患过一次感冒,如果在冰城哈尔滨老家,几个月下来不知要跑多少趟医院了。更让她惊讶的是,不知不觉中她的血压由原来的120—200降到60—110,而她的丈夫史怀明先生,作为一个亚健康的男子,从对巴马执有偏见到下决心在巴马买地建房定居的转变,问他为什么,只是一笑“住在巴马身体好”。看来巴马给史先生夫妇所带来的好处还真不少。
实例(3):求医巴马最先受益的是上海无线电厂退休工程师郑国恒先生,他患哮喘病几十年苦不堪言,万般无奈之下只身一人来到巴马,祈求能在这片寿星云集的圣地过上幸福快乐的晚年。凤凰小镇距县城二十多公里,郑老之所以选择凤凰,是因为这里有如画的风景。凤凰鸟栖息的地方难道还不是他理想中的伊甸园吗?事实上,凤凰小镇还真的孕育过很多超百岁的寿星。每次人口普查,凤凰小镇每个时段都有百岁人健在,从未断档。
凤凰乡村的宁静可用天籁来形容,郑老在这里住了一个多星期,令他死去活来的哮喘开始明显地减轻,而并没有靠什么药物补助治疗,这一来,给郑老求医巴马吃了颗定心丸,开始感受到了巴马的神奇,媒体报道的东西原先让他多少还有些疑虑。
在风凰住了二个月,告别凤凰返回上海。可惜,郑老的喜悦可能来得早了些,几十年的顽疾,怎么可能就这样得以根治了。回到上海没几天,哮喘还是把他送进了医院,当时他埋怨自己,真不该这么快就回上海。出院后他便收拾行囊又奔凤凰来,这一次一住就是半年。半年,对一个病魔缠身又客居他乡的老人来,该是多么漫长的煎熬啊,可是郑先生觉得好象只是一眨眼的功夫似的,因为住在长寿乡这半年来,就象没有任何疾病一样,一身的轻松,精神上的愉悦顿觉时光飞逝。他坦言:近十年来在上海基本上是在医院里度过的,而在巴马凤凰乡长寿村却是别样的活法,是久违了的健康生活的享受。
实例(4):再说马林,这位石家庄桥头区医院原医务主任副主任医师,离休后自2002年至2009年先后9次到巴马小住,累计时间达5年之久。他行医一辈子治好数以万计的病人,可命运之神却跟他开了个不小的玩笑,别人的病他可治好,可他自己的病却无人能治。这玩笑一开就是几十年。
马林15岁起患有慢性腹泻,30多岁患下肢浮肿,40岁患肝脾肿大,直到离休,这些疾病没有得到根治,年过70岁,再添肝硬化、脑血管硬化、严重失眠等疾病,雪上加霜,对已过古稀的老人,真是度日如年。
2002年,马林以73岁的高龄走进了他认为是天堂的巴马长寿乡,这时的他,考虑的不是怎样治病,而是该怎样享受生活,因为他对疾病的治愈已失去了信心。
他在尽情享受寿乡生活的同时,幸福之神却已向他招手了,在巴马5个半年的时间里,马林得到的收获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风景这边独好〉〉是他客居巴马的感受文章,他的体会是:能否长寿是未知数,至少能保证健康。
实例(5):2007年3月,一位来自海口的黄先生,年仅42岁,身患强直性脊髓炎,此病在医学界属难治之症,他慕名来到巴马,一头扎进坡月村,人们见他的腰变成45度角,便开玩笑的称他“45度先生”,他是花了不下10万元的医药费仍不见好转,无奈之下才选择到巴马疗养的。到巴马才过了四个月,奇迹出现了,他的腰板慢慢就挺直了,人们问他用了什么灵丹妙药,他说啥药也没用,是托了巴马长寿环境的福啊!
实例(6):赵雅娟女士,职业医生,来自辽宁锦州,2000年因家庭住房装修时甲醛及系列衍生物中毒而导致障碍性贫血,从2000年起自身不能造血,靠输血来维持生命,2006年3月,她来到巴马进行自然疗养,住到甲篆乡坡月农家旅馆,过起寿乡人恬淡朴素的生活,每天漫步盘阳河畔,生饮盘阳河水。清新的空气、清淡的饮食,清心的静养。半年下来,赵女士体重下降15公斤,血液化验结果是一次比一次向好处转。到10月病情已基本好转的她返回锦州,第二年3月再次来巴马,住了一个月后又做血液检查时,各项指标均已恢复正常,恢复了造血功能。获得再生的赵女士说:真感谢巴马让我能恢复健康。我真想好好地为巴马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
实例(7):吴盛荣,72岁,深圳宝安人,几年前患左右指曲卷,即手指不能自行伸直达四年之久曾在深圳北大医院,中山医学院等大医院住院治疗好几个月,医药费花了不少,可病不见好转。2007年10月来到巴马住到盘阳河畔的农家,神奇的是巴马仅第五天,吴先生的手指竟然能自行伸直,不到十天就完好如初,这还不算,吴先生患鼻咽炎几十年,药费花了好几万也无济于事,可是到巴马不到三个月,鼻咽炎已明显好转,高兴之余,吴先生毫不犹豫地在坡月投资建房,长住巴马,道理很简单:巴马神奇。
实例(8):王忠恕,黑龙江矿业学院工程师,2006年4月患脑梗塞后遗症(偏瘫),2007年4月到云南昆明疗养4个月,由于血压偏高,每天靠吃降血压药来控制,病情不见好转,于8月22日转到巴马来疗养。刚到巴马王先生在老伴的扶挽下,走一公里路要用90分钟,可是在巴马住了一个月后,王先生的病情已有明显的好转,不用吃降血压药,血压就归于正常,走一公里路仅用40分钟,原来没有知觉的左手显得有劲了。
实例(9):2010年12月,巴马长寿村来了一位走路就如风吹树摇一样的客人,姓郑,70岁的年纪,人们都叫他郑伯,来自江西。2009年检查确诊为肺癌晚期,因拒绝化疗于2010年12月来到巴马养生,看他一副枯槁的样子,很多人都说这老头不会活过几天了。
郑伯胸口疼痛,睡不着觉,上二层楼要休息三四次,气喘无力。说实话,连他本人对余生也都已不抱什么希望,70岁的人肺癌晚期该是个什么结果就不言而喻了。
然而,盘阳河沿岸的长寿村,田园舒朗、山清水秀、空气清新,大自然的美景勃发起郑伯生存下去的信心。他坚持每天到泉边打水生饮,中午晒两个小时的太阳做个阳光浴,早晚漫步盘阳河边呼吸新鲜空气。吃农家饭,喝山泉水,十几天过去,郑伯发现胸口没有以前那般痛了,睡眠质量也好了很多,来到巴马之前都是睡不着,而到巴马之后就是睡不够,很能睡而且睡的香,这些哪怕是很微小的变化,郑伯就心存希望了,他相信这里的水、空气、地磁等自然条件对他康复肯定是有好处的。时间过去两个月,郑伯开始发现有排毒反应了,就是他吐出来的痰带有血丝,这种现象在来巴马之前是没有出现过的。此后他顺势增加饮水量,加强排毒力度。三个月过后,郑伯康复效果已超出了他的想象,刚来时爬一层楼要休息好几次,现在能一口气走上度假村后山海拔两百多米高的山头,走上一千多米长的环山游览步行道还沒气喘,脸色红润的郑伯就像没生病的正常人一样。
郑伯的康复效果引来了不少媒体的采访,问他康复的秘诀,他说:“巴马的养生环境好,空气负氧离子浓度高,弱碱性的山泉水和较强的地磁等等都有可能起到-些作用,这些条件都不是人工所能做到的,我深深感受到了巴马的神奇!”, 巴马的养生环境的确能让许多病人得以康复,因篇幅有限恕不一一介绍了。
金总编:李馆长,您一口气讲了那么多的“神话”般的故事,但都是实实在在的活着的真情。我非常敬佩您的探秘的精神,通过您的讲述我体会到巴马不仅对那里土生土长的人们有长寿作用,而且对那些与遗传基因上毫无相关的外来人,也有显著的养生、长寿的效果,所以我赞成有人说的巴马有“巴马效应”的说法,这个效应究竟是什么?这是很值得探讨的课题。李馆长在上面介绍的过程中也提到这方面的情况。本报本网按计划将巴马三大现象讲完之后,就得开始研讨什么是“巴马效应”的内秘了,那时敬请李馆长再来谈谈这方面高见。
李馆长:金总编谢谢了。有关“巴马效应”方面,目前有种种的说法,如“仙水之说”,“磁场之说”,“负氧之说”等等,这些都值得探讨的。在这些过程中我还是力戒巴马神秘化,主张应该客观的,理性地看待巴马的一切现象及其效应。我想强调的是来巴马养生的朋友们,应该像巴马长寿老人们一样,顺应自然规律,以平静、乐观、豁达的心态享受生活,别忘了,“健康掌握在自己手中!”。
金总编:再次感谢您的访谈,下一次再见!
参阅资料栏目: 人类像巴马人活到百岁以上要看喝的是什么水?
世界寿冠巴马的第一大长寿现象(增补版)
世界寿冠巴马无疾而终现象与那里特殊活性水关系
世界寿冠巴马美妙的第四现象——“阴阳孪生”现象
人类健康长寿全看DNA周围生命动力源分布的好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