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是4国并存,为何罗贯中只写了三国?被抹去的一国很熟悉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
东汉末年,各个势力逐渐崭露头角,经过多次的交替,三国势力最终形成,这就是我们最熟悉的那个群雄争霸的时代,尤其是各位将军的精彩对战,在其他时代很难再现,不过大部分人熟悉的三国,也只是那段历史的一部分而已。
三国时期除了内部战斗,在对外方面也不遑多让,那时的外族几乎毫无还手之力,不过最让人惊讶的。其实还是三国之外的第四个国家。
这个国家之所以“消失”,很大原因在于罗贯中的“抹杀”。
三国逐渐成型
东汉末年,随着朝廷对地方势力放开了约束,地方诸侯代替黄巾军成为了朝廷最大的敌人,以董卓入京为起点,汉朝彻底失去了威信,各大势力开始崭露头角,希望在乱世中搏出一片未来。
不过严格来说这个时期依旧属于东汉末年,那么中原地区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进入三国阶段的呢?
三国阶段的标志主要有三个历史节点,分别是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曹丕称帝。
官渡之战中,曹操以弱胜强,战胜了当时势力范围最大的袁绍,将袁绍势力成功淘汰,让中原地区进入了最后的“决赛圈”。
而赤壁之战曹操战败,刘备和东吴的联合获胜,成为了三国鼎立的开端,最终在220年曹丕称帝,宣告三国时代正式来临。
其实所谓的三国时代,并不完全以“称帝”这件事作为评判标准,而是以势力本身作为评判标准。
在魏蜀吴三大势力还没有称帝,以国家形式存在时,三国局面已经被认可,因此后世还出现了《三国志》这样的史书和《三国演义》这样的小说,两者虽然同样以那段时间的历史为基础,不过记载的内容却有很大的差距。
《三国演义》为了增加故事情节的趣味性,出现了很多不符合真实历史的事件,例如过五关斩六将、空城计等。
与此同时,《三国演义》也“忽略”了一部分历史,其实在那个时代并不是“三国”而是“四国”,除了魏蜀吴之外还有一个燕国,只不过燕国的势力相对弱小,存在时间也短,再加上几乎没有参与中原地区的战斗,最终才被罗贯中选择了“忽略”。
第四个国家
在乱世当中想要站稳脚跟,必须拥有一块完全由自己管理的地盘,东吴以江东地区为发展基础,曹操在统一北方后才彻底稳固,蜀国则是在获取荆州和益州后,才有了和曹操证明对抗的资格。
那么三国之外的第四个国家燕国,又是在哪里扎根呢?
提起燕国,就不得不提起这个势力的开创者:公孙度。
公孙度是汉朝官员,并没有太强的家庭背景,在那个讲究士族门庭的时代,公孙度不管怎么努力,始终都是一个“小角色”。
好在公孙度也找到了自己的机遇,随着董卓逐渐势大,公孙度突然发现在董卓的账下竟然有一个自己的老乡:徐荣。
或许现代人对“同乡”的概念较为模糊,可是在封建时期,同乡的感情还是较为丰富的,即使两人之前并不认识,只要确认同乡身份,立刻就能“亲如一家”。
公孙度也通过徐荣的举荐搭上了董卓的大船,董卓大手一挥,将当时远离中原地区,且人口较为稀少的辽东划分给了公孙度。
一开始,辽东本土的势力完全看不起公孙度,准备将其架空,可此时已经不是汉朝的时代,乱世之中律法再也没有威慑力。
有董卓的支持,公孙度也毫不客气,来到辽东后大肆杀戮,成为了辽东地区名副其实的“霸主”。
《三国志》记载:“属国公孙昭守襄平令,召度子康为伍长。度到官,收昭,笞杀于襄平市。郡中名豪大姓田韶等宿遇无恩,皆以法诛,所夷灭百馀家,郡中震栗。”
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公孙家一步步开启了自己称霸辽东的路途,事实上公孙家的势力要远远早于刘备,如果不是地盘过小,没有参与中原地区的混战,三国鼎立的局面就会变成四国鼎立。
在成功占据辽东地区后,公孙度的野心慢慢暴露,由于辽东地区两面临海,只有四个郡,因此公孙度把扩大地盘的目标放在了游牧民族身上,当时的高句丽、乌丸等地都遭受了公孙度的攻击。
不仅如此,公孙度还在黄巾军与各路诸侯混战的时候,占领了辽东半岛以及山东半岛的一部分区域,准备向中原地区前进。
此时可以看做是公孙度的高光时期,因为那时的中原地区非常混乱,民不聊生,公孙度的地盘内部较为安稳,因此趁机收获了大量人才,比如名将太史慈,就曾在这个时候投奔公孙度。
随着势力不断加强,公孙度的野心再也藏不住,就在董卓拥立汉献帝的时候,公孙度决定称王。
《三国志》:“初平元年,度知中国扰攘,语所亲吏柳毅、阳仪等曰:‘汉祚将绝,当与诸卿图王耳’。”
不过公孙度的高光时刻只能止步于此,随着中原势力交替,曹操完成了统一北方的目标,彻底封死了公孙度进入中原的梦想,虽然公孙度的后人也曾试图联合孙权反抗魏国,但辽东地区的基础显然不足,公孙家始终无法进一步扩大自己的势力。
随后公孙氏后人公孙渊自立为燕王,与魏国彻底闹掰,经过激烈的战斗后,燕国被灭,三国之外的第四国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其实燕国的起源要远远早于蜀国,也多次和魏国、吴国接触,可为何在《三国演义》当中,罗贯中选择直接将燕国忽略呢?
燕国被忽略的原因
燕国被忽略的原因,其实和“燕国”的存在时间有关,燕国的国号由公孙度的后代公孙渊建立,并在建立燕国后不到一年时间就被魏国所灭。
换句话说,燕国作为一个独立国家的存在时间非常短暂,不足以和魏蜀吴三国放在同一高度当中。
而在燕国独立存在之前,公孙家的势力一直以“臣”为主,因此可以将公孙家看做是魏国下属势力,在独立不到一年的时间后被灭。
其次就是整体实力和军事力量,从公孙度占据辽东地区开始,公孙一族的势力始终在一个标准内进行发展,距离魏蜀吴任何一个国家都有不小的差距。
在《三国志》中曾记载这样一幕:“闻曹公远征,邺无守备,今吾欲以步卒三万,骑万匹,直指邺,谁能御之。”
可以看出在当时的公孙度手中,步卒三万依然是他的主要力量,可在魏蜀吴三国的战斗中,步卒三万只能算作一股小势力,在大型战斗中,是一个偏将所带领的规模。
从当时的整体势力来看,公孙度最多和地方小型势力等同,根本达不到与三国中任何一过对峙的高度。
如果不是公孙渊曾短暂称帝,建立燕国,史书中绝对不会出现类似“四国”的描写。
最后则是势力范围,公孙氏几乎一直以辽东地区为主,几乎没有染指中原地区的争斗,其影响范围和游牧民族相差无几,对时局几乎没有什么影响。
就好比诸葛亮的主要战绩:七擒孟获,在魏国和吴国看来,诸葛亮的这次战斗只不过是解决了内部的一个小型叛乱,收缴了一个小股势力而已,完全不必上纲上线。
除此之外,罗贯中在《三国演义》里从未提及燕国相关内容,大概率是因为没有什么精彩的地方。
没有厉害的武将,没有精彩的战斗,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联系也不够,这样的情况自然“不配”进入书中,浪费大家的阅读时间。
如果《三国演义》出一个番外篇,或许会考虑将燕国的历史写入其中。
结语:
其实无论是《三国志》还是《三国演义》,从书名就可以看出,两位作者已经直接将燕国排除在外,丝毫没有考虑对燕国的描写。
不只是燕国,在三国时期十分活跃的还有很多势力,例如北方的游牧民族,东吴境内的山越族等,都是同时期非常活跃的势力,战斗力也较为彪悍,只不过和三个庞然大物相比,他们最多只能在书中存在个别章节,几笔带过即可。
想要被人重视,必须拥有足够的能力和高度。
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都曾有机会完成统一,成为日后的霸主。
反观燕国,如果不是和东吴私通,对魏国进行挑衅,或许魏国丝毫提不起去攻打他的兴趣,随便给一个封号就会将他打发走。
在公孙度眼中兵强马壮的步卒三万,别说是刘备、曹操、孙权这样的领导人,或许连关羽、吕蒙、乐进这样的武将,都提不起进攻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