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的十年告别
九年前的3月1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后,刚刚担任中国国务院总理的李克强,带领着四位副总理在人民大会堂三楼金色大厅首次与中外记者见面。
这场记者会上,首次亮相的李克强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话,比如“改革贵在行动,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要使明规则战胜潜规则”、“触动利益比触动灵魂还难”、“城镇化不是靠摊大饼”,也呈明了本届政府三大施政目标:持续发展经济、不断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正。以及为实现施政目标必须有的三大保障:建设创新政府,依靠改革开放使经济社会充满活力;建设廉洁政府,增强政府的公信力、执行力和效率;三是建设法治政府,用法治经济来建设现代经济、现代社会、现代政府。
九年后的3月11日,李克强第10次出席中国“两会”后的总理答记者问,证实这将是他任期的最后一年,也即是说,2023年的此时,人们料在同一时刻目睹另一位新总理的上台。
不同于朱镕基就职总理时的“狼性”——“不管前面是地雷阵还是万丈深渊,我都将一往无前,义无反顾,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以及告别时铿锵有力的“问心无愧”;也不同于温家宝一如既往的“诗性”——就职时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最后一次记者会上的“知我罪我、其惟春秋”。
李克强过去九年,始终是沉稳平实的,九年前他说“我们还要用简朴的政府来取信于民、造福人民,要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政府就要过紧日子”,九年后他主动提及江苏丰县八孩女子事件,并表示“民生问题联系着民情、民意甚至是民心,政府的职责就是要顺应民心,给人民排忧解难,让人民过好日子。”“保民安和惠民生是不可分割的,各级政府一定要把尽力惠民生、尽力保平安作为自己的基本职责。”
过去九年,不管是放在改革开放的周期中,还是放在百年的历史中,都是极为重要和关键的九年。一方面,外部环境急速变化,中美贸易战引发的两国对抗前所未有,百年未有大变局与世纪疫情交织,俄乌冲突给本就波谲云诡的国际秩序带来更多不确定性;另一方面,中国经济增速一再放缓,人口红利的边际效应不断递减,人们对美好生活、对公平正义的向往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迫切,改革方面好吃的肉都吃完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骨头,再加上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人手里握着麦克风,来自民众的监督考验着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真实现代化程度。
具体到李克强和他带领的国务院,在中国崛起与民族复兴的宏大目标之下,在轰轰烈烈的反腐败斗争中,的确很容易被外界认为缺少存在感,但在过去九年内外变局中,需要的恰恰是这样的“不惟名、不惟利、只惟实”,发展是硬道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放在任何时候都不过时。
因为对民众来说,评价每届政府的标准说到底只有一条,那就是能不能让民众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给人民排忧解难,让人民过好日子”,李克强每年记者会上之所以有那么多接地气的例子,是因为日常核心的工作就是给人民排忧解难。而过去九年,李克强也确实如其在最后一次记者上所言,“尽了最大努力”。
这九年,在历次答记者问现场的,如果说有所不同的话,那可能是当家十年自知当家难,当年“壮士断腕”的表态之外,渐渐也多出来不少感叹,因为不仅“柴米油盐贵”,而且又要面对不计其数张嗷嗷待哺的嘴让他牵肠挂肚——一个字,难。
就像2020年讲“大实话”“6亿中低收入及以下人群,他们平均每个月的收入也就1,000元左右”。
如今,任期即将结束,套用温家宝当年的话,“知我罪我,其惟春秋”,大约李克强也是如此心态,想做的未必全然可以做到,能做的也未必做完了,遗憾总归是有的,但是正如总结的,“这些年,我们锲而不舍、一以贯之,创新施政方式,用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等方式来应对周期性的经济波动,尤其是把宏观政策的实施直面市场主体的需求;坚定推进改革,减除繁苛,维护公正,培育和壮大市场主体和新动能,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坚持就业优先,把握国情实际,注重保障基本民生,等等”,这些需要被肯定。
过去九年看上去“中规中矩”的李克强,做着最基础的工作,却一点也不简单。万事民为先,民生是最大的政治,这不只是一句停留在口头和纸面上的施政理念,也是李克强告别总理记者会留给人们的思考。
对于一个政治家来说,执政成败既要天时更要地利人和,“志不求易、事不避难、行不避险,尽了最大努力”,也就“无愧于心”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