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证”“积分落户”只是户籍改革的第一步
新华网北京9月25日电(于子茹)截止目前全国已有24个省份出台了户籍制度改革方案。综合各地方案来看,建立居住证制度成为各地“标配”,部分城市降低了落户门槛,特大城市则普遍提出“建立积分落户制度”。中国的户籍改革正在推进,但这能否洗去人们现有对户籍制度的疑虑?
户籍改革长期以来是大众关注的焦点。它之所以牵动人心,是因为它承载着无数人的切身利益。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一字之差,却由此衍生出诸多的差异。
据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辜胜阻统计,现行户籍管理制度导致了60多种城乡间的不平等福利。且这种不平等福利涉及就业、住房、医疗、社保、公共服务等方方面面。尤其是那些进城务工人员,这种不平等福利更为明显。同城同工却不同待遇深受诟病。实际上,户口本身并不重要,附着在上面的种种福利,才是人们关注户籍改革的根本原因所在。
前些年,有些城里人看不起农村户口;这几年,农村户口舍不得换成城镇户口。这种现象的出现,根源也都在福利上。看不起农村户口,是因为当时城镇社会保障优于农村,之后,随着经济改革发展与土地收益紧密关联的农村户口,也自然而然成为了“新贵”。
不少人呼吁户籍政策放开大门。然而,一旦户籍大门打开,肯定会吸引大量人口进入“高福利”户籍地;大门关上,又产生不平等,存在“两难”。本轮户籍改革正是要解决这一两难的问题,而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社会公共资源如何均衡分配。
以农民进城为例,国家统计局调查显示,去年全国共有2.7亿农民进城务工,他们面临着医疗、住房、子女教育等诸多方面的问题,如果期望户籍改革一步到位,以城市目前教育、医疗资源的承载力,显然无法满足如此激增的需求,硬性推进反而会引起难以预料的社会问题。
试想,如果北上广这样的大城市放开户籍政策,会有多少人涌入?恐怕是天文数字。由此衍生出来的社会问题和城市环境问题,可想而知。
可以说,户籍制度改革,既需要中央顶层设计,也需要各省市拿出魄力,积极稳步推进。实现社会资源的均衡分配,并不会随着户籍改革的进行而一步到位。当前的户籍改革只是一个开始,还需要后续工作的不断完善和创新,以及社会基础设施的跟进。
户籍制度改革试水,统一户籍破冰,这是人们希望看到的。但统一户籍性质仅仅是标志,逐步消除依附在户籍上的差别待遇,才是衡量户籍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所以说,24个省份出台了户籍制度改革方案,值得欢迎,但这还只是户籍改革的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