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小晶:全面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又好又快发展
福建省省长黄小晶接受新华网专访
新华网北京3月5日电(记者朱继东 喻红 王凡凡)2006年对福建省来说,是攻坚克难、锐意进取的一年。台风“格美”、“桑美”等自然灾害使福建遭受严重经济损失,但福建人民没有屈服,而是努力拼搏,实现了“十一五” 的良好开局,生产总值增速为13.4%,财政总收入首次突破千亿元,这是1998年以来发展最快的一年。
海峡西岸经济区是以福建为主体,面对台湾,邻近港澳,北承长江三角洲,南接珠江三角洲,西连内陆,涵盖周边地区,具有自身特点、独特优势、辐射集聚、客观存在的经济区域。福建与台湾的产业对接、经济融合,着力先行先试,将使这一区域的独特优势更加凸显。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是否能成为福建经济发展的快车道,一直是福建乃至海内外最为关注的话题之一。
正值全国“两会”在北京召开之际,福建省省长黄小晶接受了新华网独家专访,就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取得了怎样的成就、中央如何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发展、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怎样推动自主创新、海峡西岸城市群建设进展如何以及如何解决教育、住房、医疗等民生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此外,他还畅谈了福建未来发展的打算、在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中增强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进一步扩大闽台合作、从五个方面入手推进新农村建设等。“努力推动又好又快发展,使福建经济社会发展走在全国前列,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区域,成为服务祖国统一大业的前沿平台。”
2006年福建经济发展呈现四大特点 坚持又好又快发展
记者:2006年是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全面推进的一年。这一年取得了怎样的成就?经济发展有哪些主要特点?
黄小晶:去年是福建省实现“十一五”良好开局的一年。这一年,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发展,继写入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建议》后,再次载入六中全会《决定》和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成为中央决策和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年,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贾庆林主席等中央领导先后视察我省,对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寄予厚望,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这一年,我们战胜了历史罕见的严重自然灾害,有效应对各种挑战,推动经济社会朝着又好又快的方向发展,风正气顺、人和业兴的良好趋势进一步呈现。
去年福建经济发展有几个特点:一是增速较快,全省生产总值突破7500亿元,增长13.4%,连续五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增幅创1998年以来新高;工业总产值突破1万亿元,增长18.6%,总量规模处于全国第9位。
二是效益较好,财政总收入突破1000亿元,增长28.4%,是1995年以来增收最多的年份;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161,为历年最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10.4%和8.3%,分别为2003年和1999年以来的最大增幅。
三是比较协调,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全省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84%,初中学龄人口入学率达95.58%,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64.5%,“三率”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城乡公共卫生体系逐步完善,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体系基本建成;森林覆盖率居全国首位,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指数名列全国前茅。
四是后劲增强,科技进步和创新能力居全国前列,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占工业的比重达25%;一批企业迅速发展壮大,全省产值超亿元企业比上年增加358家,达到1620家,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70%;按照产业政策导向,深化项目带动,一批重大项目加快推进,铁路、高速公路、港口、机场、电力等基础设施显著改善。可以说,我们建设对外开放、协调发展、全面繁荣的海峡西岸经济区,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记者:对于福建未来的发展,有哪些打算?
黄小晶:对于福建未来的发展,去年11月召开的福建省第八次党代会作出了全面部署,提出了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全面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目标任务。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坚持“重在持续、重在提升、重在运作、重在实效”的实践要领,努力持续良好发展势头,提升发展水平,强化具体运作,增进工作实效,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中央支持是千载难逢的机遇 五方面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记者: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发展继写入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建议》后,再次载入六中全会《决定》和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您认为这对于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有怎样的意义?
黄小晶: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发展写入中央文件,特别是去年1月胡锦涛总书记亲临福建视察指导,要求我们抓住中央继续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和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抓好“六个扎实”的主要任务,努力走在全国前列,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寄予的厚望,体现了对福建发展的极大关心和支持,体现了福建在对台工作中的独特优势和在促进祖国统一大业中不可替代的地位作用。
对福建来说,中央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发展,是我们千载难逢的机遇,极大地鼓舞了全省人民,凝聚了发展的合力。随之而来的是国家有关部委从规划布局、项目安排、政策措施等方面的大力支持,是海外华人华侨、台港澳同胞、国际友人、闽籍乡亲、各地闽商的积极呼应,是周边地区在产业、交通、市场、口岸通关等方面的主动融入与密切协作,是“海西”效应的日益扩大。有了中央和方方面面的支持,我们前进的方向更加明确,推动发展的信心更加坚定,有效作为的空间更加广阔。
我们相信,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所具有的完善全国区域发展布局、在加快东部发展中发挥福建优势、形成服务中部崛起和西部开发的东南沿海新的对外开放综合通道、建设服务祖国统一大业前沿平台的四个方面的重大意义,必将进一步显现出来。海峡西岸经济区一定能在服务全国发展大局和祖国统一大业中,作出积极的贡献。
记者: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进步的灵魂,建设创新性国家受到举国关注。创新对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有怎样的意义?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是怎样重视和推动自主创新的?
黄小晶:推进自主创新,是推动海峡西岸经济区又好又快发展的内在要求和根本动力。通过多年努力,加快推进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福建的区域创新能力居全国第9位,科技进步综合评价居全国第11位。
我省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方面,主要做了几项工作:一是制定并实施中长期和“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纲要,明确了建设海峡西岸创新型省份的目标、任务和措施,逐步建立自主创新激励机制。推动科技投入稳步增长,全省科技活动内部支出从2001年的48.55亿元提高到2006年的125亿元以上。
二是强化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引导创新资源向企业倾斜,建立以企业为核心的产学研结合机制,使企业真正成为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扶持建设企业技术中心,共建成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123个,其中国家级12个。
三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大科研院所整合力度,在电子信息、新材料、医药和农业等领域培养一批学科带头人、科技领军人才和技术创新团队,组织实施重大科技专项,推动跨学科、跨领域、跨部门、跨区域的科技合作。
四是着力构建公共技术平台,推进海峡西岸工业技术研究院建设,建成各具特色的生产力促进中心79个、行业技术开发基地22个。
五是成功举办了四届“6·18”项目成果交易会,通过成果展示、网上推介、举办论坛,广泛征集项目成果和技术需求,持续开展常年性、宽领域、多层次的项目对接,成为推进产学研结合和自主创新的重要平台,共对接成功项目11463个,总投资1500亿元。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改善投资环境 海西城市群初成雏形
记者:福建的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哪些成就,未来将形成一个怎样的投资环境?
黄小晶:近年来,在国家的支持下,福建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投资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目前,一个北承长三角、南接珠三角、西联内陆腹地、东出台湾海峡的海陆空立体交通网络已经基本形成。我在这里可以略为展开地向新华网的网友作个介绍。
铁路方面,全省已有鹰厦、横南、梅坎和赣龙四条进出省铁路,正在建设的温福、福厦、龙厦铁路进展顺利,今年上半年还将开工建设向莆、厦深铁路,到2010年铁路进出省通道将增至6-7个,形成“两纵三横”铁路环网。
高速公路方面,去年新增153公里,累计达1229公里,覆盖全省大部分地区,连接广东、浙江的沿海大通道和福银高速公路福建段已全线贯通,到2010年全省将建成“两纵四横”高速公路主骨架,形成8条进出省通道,总里程达2450公里。其中,福州至银川、厦门至成都、泉州至南宁的高速公路和莆田至江西向塘的铁路,加上现有的龙岩至江西赣州的铁路,将构成海峡西岸经济区服务中西部发展的重要通道,为中西部地区开辟东南沿海新的出海口。
港口方面,去年新增吞吐能力1900万吨,累计吞吐量2.3亿吨,初步形成了以厦门港和福州港为主枢纽、其它港口相配套的港口群,到2010年将形成厦门国际航运枢纽港、福州主枢纽港两个亿吨大港,全省港口吞吐量超过3.5亿吨。
航空方面,拥有厦门、福州、武夷山、晋江和连城5个机场,年旅客吞吐量超千万人次,到2010年吞吐能力将达2000万人次以上。
同时,福建积极发展电力产业,优化能源结构,加强电网建设,推进区域联网,去年装机容量新增443万千瓦,累计已达2205万千瓦。可以说,到福建投资兴业已经不会有缺电之虞了。到2010年装机容量可达3000万千瓦,力争成为我国沿海重要的能源基地。
我省还将从发挥区域功能、加强区域协作出发,不断完善适度超前、功能配套、高效便捷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为加快发展营造更好的投资环境。
记者:福建是如何促进城市群建设和区域协调发展的?加快建设海峡西岸城市群目前进入到了一个怎样的阶段?今后有什么打算?
黄小晶:城市群的发展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起着重要的带动作用,其综合实力和承载能力往往代表了区域的竞争力。城市群建设和区域协调发展,是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
2004年福建省委、省政府就推出壮大中心城市的政策举措,通过推动产业集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城市经济社会管理权限、推动城市联盟等措施,中心城市的支撑和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经过几年的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群的承载能力明显提高,2006年我省城镇化率达到48%,比2000年提高6个多百分点。福州已发展成为全省城市人口规模最大的城市,厦门的财政收入全省最高,泉州的经济总量最大。一个以福州、厦门、泉州三个区域性中心城市为骨干的海西城市群雏形初步形成。福州和厦漳泉城镇密集地区,大约以全省29%的土地面积,集中了58%的人口,创造了全省70%的生产总值。
目前,海峡西岸城市群已列为全国八大城市群之一,我们正与建设部共同编制城市群发展规划。我们要进一步完善促进区域整体发展的市场机制、协作机制、扶持机制,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根据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基本态势和格局,在未来城市群和区域发展中,我们将着力发挥福州省会城市服务全省的重心和辐射作用、厦门经济特区先行先试的龙头和示范作用、泉州创业型城市经济快速发展的支撑和带动作用;发挥漳州、莆田、宁德拓展一线的骨干作用,三明、南平、龙岩纵深推进的前锋作用,壮大闽东北一翼和闽西南一翼,促进连片繁荣发展。从而,在城市群的发展带动下,加快形成以区域中心城市为骨干,以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为基础的布局合理、优势互补、带动有力的城镇体系,更好地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发挥支撑作用。
全省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建设海峡西岸先进制造业基地
记者: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是如何加快产业发展壮大和优化升级的?
黄小晶: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产业是重要支撑。我省始终把产业发展放在突出位置,不断强化生产要素保障,努力营造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着力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急行军,加快建设海峡西岸先进制造业基地。
这几年来,我们通过深入实施项目带动,不断提高重点建设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和工业项目占重点建设投资的比重,2006年全省城镇工业完成投资959.21亿元,增幅达29.6%,产业发展后劲持续增强;通过构建公共平台,注重对产业集群和全行业的服务,加强园区载体建设,促进产业集聚,目前全省初步形成60个产业集群,其中32个重点产业集群完成工业总产值超过3800亿元;通过管理方式创新,进行行业梳理,在此基础上制订并实施产业发展行动计划,有进有退,分行业推进工业发展;通过营造“尊重企业、厚爱企业、支持企业、保护企业”的良好氛围,拓宽市场准入和投资领域,增强民营经济活力,去年规模以上非公有制工业产值7992.93亿元,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80%,增长25.3%,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20.1个百分点;通过抓节能、降耗、减排、增效,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加大污染排放控制力度,在我省能耗原来就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基础上,促进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记者:目前的福建产业形成了怎样的一个结构?
黄小晶:经过近年来的努力,我省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结构由2000年的17.0∶43.3∶39.7调整为2006年的11.8∶49.8∶38.4,二产比重提高了6.5个百分点;主导产业进一步凸显,电子、机械、石化实现产值4259.50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达42.6%;品牌优势进一步发挥,中国名牌产品、中国驰名商标、国家免检产品分别达到76个、49件、228个,均居全国第五位。福厦软件、汽车,福州显示器,厦门光电、工程机械,湄洲湾和厦门海沧石化,泉州纺织服装、鞋业、水暖器材,漳州家具、钟表,南平、三明林产加工,闽东电机等产业呈规模化发展态势,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有的在全国具有较高知名度。
新农村建设开局良好 五个方面入手继续推进
记者:如今,各地都在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积极发展现代农业。2006年,福建新农村建设成效如何?
黄小晶:根据中央的总体部署,去年我们以省委、省政府1号文件下发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见,制定并实施了海峡西岸新农村建设五年规划纲要,新农村建设开局良好。2006年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1473.41亿元,在大灾之年仍然增长3%。农民人均纯收入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3%,
记者: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福建在这方面作出了怎样的努力?积累了怎样的经验?
黄小晶: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我们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坚持融入全局、立足多予、重在运作、注重实效,主要从五个方面入手:
一是抓特色,促提升。充分发挥我省的区位优势和资源特色,推动优势产业和重点特色产品的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和规模化经营,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全省畜禽、水产品、茶叶等九个重点特色农产品实现产值已占全部农业产值的84%。
二是抓龙头,联农户。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并引导支持龙头企业带动农户发展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增强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力。去年全省150家国家级和省级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333.42亿元,带动农户198.94万户,农户从产业化组织得到的收入达5.51亿元,增长17.3%。
三是抓科技,推“五新”。广泛应用新肥、新药、新品种、新技术、新农机具,集中力量解决新品种培育、农产品精深加工、现代农业、重大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关键性技术,提高农产品质量和附加值。
四是抓设施,优环境。集中财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去年“六千”水利工程完成年度计划的103%,“年万里”农村路网工程建成5300公里,实施土地整理34万亩,改造中低产田28万亩,新建农村户用沼气池4.12万口。同时,开展村容村貌整治,实施“家园清洁行动”,通过“三清六改”,优化农村人居环境。
五是抓改革,增活力。推进以税费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综合改革,率先推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取得显著成效,去年明晰林权任务基本完成,全年完成植树造林211万亩,其中非公造林占人工造林比重达69.9%。农村工作机制不断创新,科技特派员、下派村干部、专家服务团等制度进一步完善,各地普遍建立了村级农民技术员、计划生育管理员、国土资源和规划建设环保协管员、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协管员、乡村医生、文化协管员等农村“六大员”队伍。应该说,福建现在的“三农”工作正扎实有效地推进,全社会已经逐步形成了建设新农村的合力。
积极解决好“新三大民生难题” 关注民生是工作重点
记者:教育、住房、医疗被网民戏称为当前百姓面临的“新三大民生难题”。福建对这三方面的问题是如何解决的?
黄小晶:就学、就医、就业、住房、环保、社保、安全等都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福建省委、省政府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把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生产生活问题,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在就学方面,我们扎实抓好“两基”巩固提高,加快发展普通高中教育,改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福建还率先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率先设立高校和中职学校贫困生助学金,今年还将对城市低保家庭子女义务教育实行“两免一补”。
在就医方面,我们加强城乡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扩大农村药品监督和供应网络覆盖面,加大医疗机构和药品市场监管力度,实施年百所乡镇卫生院改造提升工程,着力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目前全省农村94%的村建立了医疗点,所有的建制村建立了卫生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覆盖了全省45.6%有农业人口的县(市、区),今年还将进一步扩大到全省所有农村,并全面实行农村困难家庭医疗救助。
在住房方面,2006年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普通商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住房建设的若干意见》,推进社会保障性住房建设,着力解决城镇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难问题,全省各设区市全面推开廉租住房制度,共解决6000多户“双困户”家庭住房问题,比如福州市启动建设经济适用住房、限价商品住房和廉租住房200万平方米,出让1027亩用地开发限价商品住房;厦门市开工建设6个社会保障性住房项目,建筑面积59.6万平方米,建设6268套社会保障性住房。
记者:福建还采取哪些改善民生的措施?
黄小晶:这几年,福建省委省政府坚持集中新增财力,创造条件,努力办好惠民利民实事,不断改善民生。率先推行全省范围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并从今年开始进一步提高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率先推行免征部分农业特产税和全面免征农业税,率先推行农业保险试点,建设“年万里”农村路网工程和水利“六千”工程,加大实施“造福工程”帮扶力度等等。我省还千方百计做好就业工作,去年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93%,新增就业61.9万人。逐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全省城乡有96.2万人享受低保,基本做到了应保尽保。
应该说,随着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全面推进,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2006年福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753元,比全国平均水平多1994元,连续10年居全国第6位;农民人均纯收入4833元,比全国平均水平多1246元,连续14年居全国第7位。
六大举措加快政府职能转变 建设对人民负责的政府
记者:福建一直在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推进政府管理创新,增强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目前成效如何?
黄小晶:近年来,我省在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推进政府管理创新,增强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方面积极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一是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行政审批项目大幅度减少,省直单位原有1600多项行政审批项目经过清理,将有三分之一被取消或改变管理方式。初步建立了“一个窗口对外、一站式服务、一条龙办理”的审批工作机制,进一步简化审批流程,缩短审批时间,规范审批行为。
二是加强机关效能建设,在全国较早开展效能建设及绩效评估,切实改进面对群众和企业的“第一道门槛”的服务。同时,还综合运用指标考核、公众评议、察访核验等方法,对省政府组成部门和设区市政府进行绩效评估,表扬先进、督促后进,取得了较好效果,这一做法得到中央领导和国务院有关部门的肯定。
三是建设电子政务,依托“数字福建”信息化工程,各市、县(区)政府和省政府组成部门、直属机构已建成各自的门户网站,并实现与“中国福建”门户网站的链接,全省三级政务信息网络在政务活动中发挥了良好的作用。
四是推进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改革,全面推行经营性土地使用权“招拍挂”出让制度和探矿权公开有偿出让机制,实行政府采购电子化。
五是改革行政执法体制,在福州、厦门、漳州、泉州市开展城市管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在林业等部门开展综合行政执法试点工作,探讨解决执法职能交叉、多头执法、重复执法的问题,提高了行政执法效率。
六是推进科学民主决策,实行重大事项行政决策专家咨询、社会公示和听证制度,探索建立健全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和政府决定相结合的行政决策机制。
记者:下一步还有哪些方面需要努力?
黄小晶: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围绕建设对人民负责的政府这个目标,以提高政府效能、增强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为重点,推进政府自身建设和管理创新。要强化依法行政,进一步落实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认真贯彻《监督法》,在行政立法、决策、执法和信息公开等环节建立完备的制度体系,规范行政权力。要强化作风建设,大力弘扬胡锦涛总书记倡导的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要强化廉政建设,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要强化效能建设和绩效评估,严格行政问责,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下决心治理办事拖拉、推诿扯皮等不良习气,克服不作为、乱作为等弊端,努力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深化闽台“六求”合作 进一步提升福建与台港澳侨合作成效
记者:闽台合作去年取得了怎样的成绩?今年计划如何进一步扩大闽台合作?
黄小晶:福建与台湾关系十分密切,我们常说有“五缘”:地缘近、血缘亲、文缘深、商缘广、法缘久,闽台合作每年都有新的进展。截至2006年,全省利用台资实际到资117.13亿美元(不含第三地转投),对台贸易额465.5亿美元。目前,台湾前百位大企业中已有40多家来福建投资。去年还实现了“五个率先”,率先在澎湖举办福建商品展,率先实施台湾居民在大陆申办个体工商户,率先扩大台湾农产品准入及零关税种类和范围,率先恢复对台渔工合作业务,率先入岛举办文艺公演和图书交易会。
我们将继续深化闽台“六求”合作,也就是:求紧密经贸联系,抓紧出台闽台产业对接指导目录和项目对接指南,进一步承接台湾制造业和研发机构转移,推动闽台金融、物流等方面的合作,打造闽台产业合作基地;求两岸直接“三通”,争取实现我省沿海口岸与澎湖的海上直航,拓展以金马澎为中转点的闽台联运业务,推动福州、厦门成为两岸常态化包机航点,发挥我省在海峡两岸之间最近的唯一通道作用;求旅游双向对接,落实闽台旅游合作意向,争取将赴金马澎旅游线路延伸到台湾岛内,把福建建成两岸旅游合作的重要基地;求农业全面合作,加快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林业合作实验区和台湾农民创业园建设,构建两岸农业合作示范区;求文化深入交流,发挥闽南文化、妈祖文化、客家文化、民俗文化等文化纽带的积极作用;求载体平台建设,加强与台湾相关行业、协会、企业的联系,建立闽台行业联盟,办好海交会、花博会、海西论坛等载体活动,更好地发挥福建在联系两岸同胞、促进两岸合作中的重要平台作用。
记者:福建如何进一步加强与港澳地区的合作交流?
黄小晶:闽港闽澳关系十分密切,随着内地与港澳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闽港闽澳的合作交流不断扩大。我们将着眼于优势互补、互利共赢,以产业合作为基础,进一步提升闽港澳合作层次和水平。在闽港合作方面,积极搭建八大合作平台:一是联合招商平台,联手到海外招商,共享合作成果;二是基础设施与公用事业发展合作平台,继续推出一批交通、能源、通讯、市政公用事业和社会事业项目,吸引港资投资经营;三是金融合作平台,吸引更多的香港金融业到福建投资或设立营业性机构,推动福建企业到香港上市融资;四是贸易合作平台,扩大对港贸易和转口贸易,建立国际市场营销网络;五是中小企业发展平台,共同在政策、融资、技术、信息等方面做好服务;六是旅游合作平台,促进旅游线路对接延伸;七是物流业合作平台,引进物流业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八是人才合作平台,开展人才培训、课题研究、联合办学等合作,引进金融、管理、法律等急需人才。在闽澳合作方面,重点推进商务、中小企业、旅游和服务业等四项合作,特别要发挥澳门与欧盟、葡语系国家特殊关系以及在经贸、商务、酒店等行业的优势,共同开拓葡语系国家市场,联手推广旅游精品,促进闽澳共同繁荣。